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于兴 金星 艺栈
  yux.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88697
最新博文:
我的书法生命      “于兴书法展”将在河北博物院启帷      刍议大江书法之融变之术      “羊”款      “用”“艺”合璧 推陈出新      气势磅礴 浩然正气     
我的动态    
“用”“艺”合璧 推陈出新
发布时间:2013-10-28
——试评《陶然诗书合璧集》之章草书法的艺术价值
欣悉陶然先生新近编辑出版一部《陶然诗书合璧集》,展卷品读,耳目一新,别有洞天。陶然先生将自己几十年来创作的百首七言绝句以章草书体书之,并汇集成册,亦可称之为“自书诗集”可谓独出心裁,别具匠心,令人赏心悦目,品之有味。关于陶然先生对章草书体和诗文的造诣,老诚和李克灵先生在为本集所作的序言中都作了非常专业的、精辟的论述,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再班门弄斧,现试图从陶然先生章草书体的艺术价值方面作一粗陋探析,仅供同行们商榷。
先简单介绍一下“章草”。
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书法的体式很多,大致可分为篆、隶、行、楷、草数种,而草书,又可以细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等。但大多数书籍中直接把章草归入草书之列,也有的则将章草独立出来,如《六体千字文》中,列出大篆、小篆、隶、章草、楷、草六体。
一般认为,章草书体始于西汉,发展兴盛于东汉两晋,可事实上汉隶开创之时,草体的隶书即已出现。何以谓“章草”,有好几种说法,且各自都有其根据和道理。其一,史游作草书《急就章》(本名《急就篇》),后来省去“急就”二字,但呼“章”。其二,因汉章帝喜好这种书体,并命杜度等奏事用之,故得名。如唐韦续《篡五十六种书》云:“章草书,汉齐相杜伯度援藁所作,因章帝所好,名焉。”其三,此种书体,用以上事章奏,因而得名。其四:取“章程书”意,意即其草法规范化、法则化、程式化。唐张怀瓘《书断》说:“章草,隶书之捷”。“捷”,简便、快捷也,“草化”也。
东汉及魏晋,是章草的兴盛期。但是,引人思考的是,章草的权威地位,似乎从来就不曾有过(或者说若有若无)。其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章草得宠的同时,形体纵长、用笔连带的草法宣告产生,今草、行书、行楷、楷书诸体亦旋即各就各位。诚如启功先生《古代字体论稿》所说:满城争唱的时调”。除此之外,章草不兴的原因还有很多。据有关史料载,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书体缺陷。章草书体本身存有一定缺陷这是固有的,章草自身尚有一批字没有发展到完善的定型,没有规范写法,行草混写、一字多形、多字同形等现象一直存在,这就给章草的具体使用和流行造成了障碍。即使是传世范本《急就章》中,同一个字、同一个偏旁,也前后彼此不同。此外,章草愈是简化、愈是规范,就愈是难识读,这样,学习章草书就相当于另学一套文字,对习书者无疑是一种负担。相比之下,楷书和行书虽然笔画多,但容易辨识,“有法可依”,所以反而广为使用。
其次是实用性差。历史上章草被御定为上奏之用,这样书写时就要十分的严谨规矩(等于在写楷书),一笔不苟,不能随意发挥,这便丧失了书写时“草化”的轻松心态,鲜活的生命力也就丢失了。此外,章草实用性差的表现,还在于没有广阔的群众基础,且不说平民百姓没有机会上章奏事,学章草没有积极性,就是章草那严谨的整套草法,什么从篆从隶、下笔有源,没有相当的文化大不可掌握。但就在章草书体还有待普及时,其他比它更为适用而艺术性并不逊色的书体如楷书、行书、今草等就几乎同时产生了,章草于是就被搁置了。
第三是有替代品。实用性的高低也是相对的,说章草实用性差,是因为有比它更适用的。从实用性角度看,今草简化掉了章草装饰性的波磔,加强用笔使转的变化,开始收笔连带,一气呵成,提高了书写速度。从艺术角度看,今草字与字之间笔势连绵,行气贯通,或缓或急、或粗或细、或斜或正、或断或连,在艺术方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今草之跌宕流美,比章草的正襟危坐,更容易被人接受,士大夫这样,平民百姓更是这样。倘若今草仍然掌握不好,还有行书和行楷、楷书可供选择,自然没了章草的地位了。
第四是难能两全。草书的实用性应作辩证理解,笔画省变,顺应了“赴急应速之旨”,实用性似乎提高了(艺术性也提高了),但是就更不易识读,实用性就会更低了。章草的“繁难”而不简单化,仍然是为了实用性(易于识读),所以它有违“赴急应速之旨”,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章草书体,一直没有被推广,是其艺术性高强,实用性较差的明证。
任何一种经久不衰、有生命力的书体无不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产物。任何一种书体,每前进一步,靠的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这“两足”。一种新书体,只有兼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面,它才是积极的、有生命力的。为此,章草书体要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力求解决实用性和艺术性相分离的局面,这是章草的出路所在。从这个角度而言,陶然先生章草书的艺术价值除他对传统艺术的责任感之外,主要就在于对章草书体的去伪存真,继承与创新,使其走向完美。要说陶然先生出版了一部《陶然诗书合璧集》,倒不如说这是一部《章草“用”“艺”合璧集》。
一、陶然先生可谓当代章草传人和大家。
先说陶然先生对这种传统书体的固执与追求,或者说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各种书体,是不会死的。某种书体,虽然可以被搁置不用、暂时忘却、久不流行,但它随时可能复活,成为新时尚的宠儿。章草一体,虽不利于实用,但其书法之高古渊雅,严谨工美,必有人追摹喜好,故代代传承延绵,生命未绝。且历代都不乏章草之喜好者、崇拜者和传承者,章草艺术也在“不兴”中发展:早期章草,见于两汉,古朴渊雅,富有隶意,最典型的作品多见于汉简;中期章草,见于魏晋南北朝,用笔娴熟,而且已带有今草流韵;晚期章草,见于元明,衰而复兴,面目纷呈,多具有个性色彩;当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章草书再次兴起,不乏追摹研习者,而且个性化更为突出,时代特色更加浓烈。章草名家也并没有因章草的不兴而断代,各个时代都有章草大家涌现。如,汉代有崔瑗、张芝、张超、蔡邕等皆精于章草,三国吴·皇象尤擅此书;魏晋魏武、钟繇、钟会、曹植、孙皓雅善章草;晋及南北朝出现了卫瓘、索靖、陆机、王羲之、王献之、卫夫人等一大批章草大家;隋唐智永、欧阳询、王知敬、王绍宗、张怀瓘、张旭、柳宗元、释宽海等对章草都有专攻;五代至宋工章草者渐少,但黄伯思、宋太宗、宋高宗、蔡襄、薜绍彭等依然雅好其体;元代章草又开始复兴至明代再次称盛,赵孟頫、鲜于枢、祝允明、王世贞、黄道周、王铎等名家接踵而出;清至近代,问津章草者虽少,仍有傅山、朱耷、汪国瑞、李滨、王世镗等一大批章草书家。
陶然先生擅唐楷,精草书,但他对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从未停歇,他不仅几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而且退休之后又沉浸于书法艺术的追根溯源,对“爨宝子”“章草”等传统书体重新进行深究与研习,早在2011年他在唐山举办的“陶然书法作品回乡展”上,就曾有数幅以“爨宝子”书体创作的自己的散文作品长卷,可谓巨幅大作,当时令很多同行大开眼界,为之一振。现在出版的《陶然诗书合璧集》却全部以章草书之,亦是鸿篇巨制。看过这部集子,不用多言,即可明白陶然先生这些年在章草书体上所下的功夫。陶然先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当代章草的传人或大家。
二、陶然章草书的艺术特点
章草书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燕尾”,但只要有“燕尾”就属章草也过于简单化了。
章草书体是一种特殊的杂合体。章草之出生,主要“受孕”于隶和草,所以,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曰“草法”(指寻求字形省变、书写便捷的方法);二曰“燕尾”(隶意的主要标志),理论上将这两点称之为章草的“两足”,也可以说只要具备这“两足”就是章草。
陶然先生专精草书,在他的章草书作品中“草意”不仅显著,而且结字、草法十分规范,同时他还擅用软毫毛笔(羊毫和鸡毫),其草书用笔流畅,使转自如,刚柔相济,刚则有一泄千里之势,柔则见彩云飘然之感。这便具备了非常完美的“一足”——草意。
另“一足”就是“燕尾”。“燕尾”是章草书的物征,也是一种“符号化”。隶书的“蚕头燕尾”已经是一种装饰化的东西,而章草更将它短促化、符号化。这也是章草书实用性差和没能广泛推广的原因之一。陶然先生章草书的“燕尾”味很浓,但又浓而不艳,古质今妍之感。我看过当今不少人写的所谓的章草书作品,其“燕尾”或不明显,或变之无形,完全不是章草之隶意,随意性太强。陶然先生的章草书则不然,其“燕尾”不仅突出,而且非常美观、规范、统一、大方,易识好看,一个个燕尾用笔,俏者如欢燕翘尾欢歌,丽者似喜燕衔泥点水。此外,“燕尾”运用灵活巧妙。一篇章草书作品,并不一定字字有“燕尾”,须根据汉字的具体结字形体和作品的章法布局因字而宜,因书而宜,因作品而宜。陶然先生的章草书作品就是这样,“燕尾”运用恰到好处,不造作,不死板,不程式化。不仅满足了“两足”特征,而且提高了书写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
此可谓陶然章草书法的第一特点。
陶然章草书法的第二个特点是草法规范。章草的草法,即一些约定俗成的草写法则和规律,它是草字准确易识而又结字美观的依据。书法草书作品最忌随意性、不规范或错字。我认为这一点是现今草书创作中首先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在不少所谓的草书书家,草法随意,“龙飞凤舞”其字无人识得甚至连自己也不识得。陶然先生的草书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草法规范。
草书是这样,章草书更是这样,它的草法极有法度。章草结字、笔画已极省变、精练,一点一画都是有根据、有来源、有出处的,如在书写时不合草法,随意连笔草写,就容易似是而非,妨碍认读,也不会美观。陶然先生的章草书法完全符合章草书“简、省、变、连”等法则。一是“简”,即把原来较复杂的部分简化为简单的笔画或符号。如“口”字简化成两点,“器”字简化成四个点,“门”字简化成一横弯,“皆”字下边的“日”简化成一回钩等。“简”不等于“减”,多用于偏旁部首,如“言”旁,单立人旁都简化成了一竖画等。“简”也有度,不能因简而误读。二是“省”,即省略掉其中的某些笔画或结构。“省”有“减”之意,省了笔画也就是减少了笔画。如“密”字省去了上面的宝盖,“堂”字省去了中间的“口”字,“孙”字省去了右边上边部分等。三是“变”,即把原来的笔画形式(位置和相互关系)改变笔顺,成为另外一种表达形式。“变”常常发生在竖笔上,如“常”字,章草写时将原来收笔的悬针竖,在中间部分简省的支持下,萎缩成了一点。有时,原来的收笔悬针竖变成了钩连写,如“章”字,“半”字等。有些字变化笔画的位置关系,即是便于连笔草写,也是为了美观,如“野”“胸”等字。四是“连”,即把某些本不相连的笔画或者部件,连在一起书写,以求便利。笔画的连写,减少了起笔与收笔的次数,书写速度自然得以加快,是书写便捷的主要手段。等等这些草书规范写法,陶然先生的章草书可谓笔笔中规,字字中矩,一招一式都非常合乎规范。
陶然章草书法的第三个特点是法度严谨。这里说的法度主要指用笔的法度,章草书用笔的法度我认为应遵循楷书的用笔法度,即章草书的“楷意”。我认为不论篆、隶、真、行、草(含章草)诸体,其运笔和用笔的方法和规则都应是统一的。点、横、撇、捺、竖、钩、挑、折等点画的八种写法都应按各自的用笔法则进行,书法常用的用笔方法: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一波三折收笔藏锋逆入平出横画竖下竖画横下有往必收无垂不缩等等。还有用笔的方法:逆锋、中锋、侧锋、拖笔、内擫、外拓、藏锋、露锋、搭锋、折锋、回锋等,这些方法和技巧都有一定的法度,所谓的随意性应是在遵循法度基础上的个性发挥,并不是无规无矩。陶然先生擅作楷书,尤其专精唐颜真卿楷书,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面貌,自成一体,书法界不少人称之为“陶颜”,为此,他对书法的用笔(运笔)非常娴熟,可谓有板有眼,中规中矩。孙过庭《书谱》曰:“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又曰:“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章草“受孕”于隶书和草书,况以楷作基础,这些要求,章草书体中都应体现。陶然先生的章草书法作品中,除章草书体必备的“两足”之外,楷意十分明显,如横竖画的起收笔,点画的变化,使转的动作,行笔的方法,提按顿挫协调,回转折纵自如,不仅增强了章草的文化和艺术内涵,而且赋予了章草新的、更加规范的面貌。
陶然章草书法的第四个特点是章法秀美。书法的章法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纵有行,横有列,所谓“纵横成行”。二是纵有行,横无列,即成行不成列的写法。陶然先生的章草作品取纵势结构,虽每行字数不等,字体大小却相当,字距疏密也无大的变化,协调统一,疏而不乱,整齐却不呆板,浑然成章。打破了章法纵势结构每行字数不等,字体大小不一,字距疏密不同,俯仰奇正各随其宜的做法,显得非常舒畅、恬静、秀美。
三、陶然章草书法的创新。
章草的最大缺陷在于其实用性与艺术性不能两全,过于强调艺术性,而实用性较差。历代章草书家或名家都做过各自探索,致使章草书体面目纷呈。陶然先生的章草的着眼点正是放在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统一这一点上,赋予更多的行草、行楷写法,使古老的书体焕然一新,使其章草书体在不失“两足”的前提下,草法更规范统一,章法既字字独立,又行与行、字与字之间相互有机照应,美观大方。克服了传统章草书体不好认不好写等弊端。现将汉代史游《千字文断简》、三国吴,皇象《文武帖》、晋代王羲之《史孝山出师颂》、陆机《平复帖》、元赵雍《千字文》、明代宋克《急就章》、近代王蘧常《千字文》等几位历代章草名家的书体,与陶然先生的章草书法作一简单比较,陶然先生章草的优长及其创新之处便显而易见。
(一)汉史游《急就章》(见附图1)。据说章草据史游《急就章》而得名,从这个意义上讲,史游可谓章草书体的鼻祖了。史游的章草书草意和隶意都十分明显,且用笔圆润,草法规范,结字内敛,章法清秀,无愧于章草鼻祖之美誉。但结字不尽完美,笔力不够有劲。
(二)三国吴,皇象《文武帖》(见图2)。皇象是魏晋时期的章草大家,也有称《急就章》系他所作,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章草名家,其章草书法正中寓欹,平中见奇;用笔沉稳,不激不历;暗含隶意,古趣盎然;笔画向背,字形开合。唐张怀瓘曰:“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可见他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但他的章草书结字少唐楷之“正人君子”之态,楷意过之,隶意不足。
(三)陆机《平复帖》(见附图3)。宋陈绎曾云:“士衡《平复帖》,章草奇古”。《大观录》里说:《平复帖》为“草书、若篆若隶,笔法奇崛”。《平复帖》是否属于章草,现说法不一,它是草书演变过程中的典型书作,最大的特点是犹存隶意,但又没有隶书那样波磔分明。字体介与章草、今草之间。细观此帖,秃笔枯锋,刚劲质朴,笔画盘丝屈铁,结体茂密自然,富有天趣。整篇文字格调高雅,神采清新,字虽不连属,却洋洋洒洒,令人赏心悦目,字里行间透露出书家的儒雅与睿智。但严格以章草“两足”去衡量,确有些牵强。
(四)王羲之《史孝山出师颂》(见附图4)。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同时,王羲之也是章草大家,他的小楷书《史孝山出师颂》虽表面上看行草意味浓烈,但细细品读,章草“两足”显著,草意且不论,隶意十分明显,其“燕尾”形态多变、俏丽,和他的行书作品一样,用笔自如,情性使然,情趣盎然,文人的书卷气和雅气跃然纸上,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但似乎少了些章草书的规正面孔。
(五)元赵雍《千字文》(见附图5)。元赵雍也是历史上的章草名家,其章草作品,草法规范,隶意突出,章法清秀,但用笔有些死板,结字过于内敛,显得小气。
(六)明宋克《急就章》(见附图6)。宋克摹《急就章》,笔势劲健,风貌简古,全篇面目精绝谨严,是宋克经意临摹,以兼备古法之神与形的得意之作。对此,王世贞的一则评价颇为中旨:“观仲温书《急就章》,结意纯美,以为征诛之后,获睹揖让。而后偶取皇象石本阅之,大小行模及前后缺处若一,惟波撇小异耳。”此书一笔不苟,心手相应,既表现了宋克已臻化境的书艺,也代表了明代章草书的最高成就。但燕尾不够俏丽,结字不够大气。
(七)近代王蘧常《千字文》(见附图7)。王蘧常是近代章草书的代表人物,他的章草书力追高古,并用篆韵隶意线条融入,善用秃笔,结字造型敦厚,摆布匀称,中锋用笔,使转圆劲,枯湿浓淡,苍涩老辣,沉稳如锥画沙,环缠徘徊,从容不迫,淋漓尽致,浑然天成,令人赏心悦目,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笔者认为仍欠流美和气势。
与上述几位历代的章草大家的作品相比,我认为,陶然先生的章草书毫不逊色,完全可称当代章草大家,而且在诸多方面有创新,实用性和艺术性更趋统一,具体讲笔者认为有三大创新:
一是“两足”更足。“两足”是章草书体的物征。从历代章草大家的作品看,其“两足”虽都能满足,但写法和表现形态并不一致,或单一,或僵死,或随意,或欠缺,总感不尽完美。但陶然先生的章草其“两足”尽善尽美,几乎找不到缺陷。特别是其“燕尾”书写既形态多变,又十分规范统一,如“走”字的燕尾,竖弯钩的燕尾,捺笔的燕尾,横笔的燕尾等等,虽都形态各异,但同一笔画的燕尾是一致的,给习书者书写带来便利,在提高了实用性的同时,又不降低其艺术性。
二是结字完美。从上述各家章草书可看出,其结字大多过于内敛,显的小气。陶然先生擅长唐楷,他将颜真卿楷书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弘,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的特征融入自己的章草书法,给章草书富于大气,富于了“君子”和刚劲之态。另外,结字内敛外张,更适合现代人对汉字书写“大字内敛,小字开张”的审美取向。因此,也就赋予了一定的时代特征。
三是富于了力量。历代章草大家的作品,皆显软而无力,但陶然先生的章草书却明显增强了力度,感觉有了筋骨,他将“颜筋柳骨”的唐楷功夫溶入章草之中,给人一种力透纸背,笔笔入木三分,刚劲雄健和“霸悍之气”。
要说不足,我想这样说一句:陶然先生的章草书太完美了,如果以后给以“丑化”,可能更适合时下的书风趋向。
 
20131120于草于泉峪斋
评论(0) | 阅读(850)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宝剑锋自 ()
毛泽东咏梅 ()
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 ()


我的最新动态

我的书法生命
“于兴书法展”将在河北博物院启帷
刍议大江书法之融变之术
“羊”款
“用”“艺”合璧 推陈出新
气势磅礴 浩然正气
透视熊基权及其书法艺术之精神
廉翁趣中古翰香
书法与诗歌韵律
植根于“民间文化”土壤的艺术与艺术家


访客最新留言

鱼@
2015-09-23 21:22:20
非常荣幸拜读于老师佳作
袁伟
2014-06-25 17:50:28
于老师书法--大气魄也!
山南那个村
2012-08-01 20:04:09
乡音难改,字如你人,敬佩。
功道源肖福新
2012-03-24 20:14:07
祝您身体健康,事业一帆风顺,有时间过来品茶,我会很荣幸为您泡茶。
滴水观音(你的老战友)
2011-09-27 16:51:59
字如其人,笔锋柔中带刚,浩然正气。敬佩!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于兴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